近年來,資本的涌入帶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項目的投資拓展,以鋰離子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出現結構性擴張。鋰電池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,占新能源汽車生產總成本的40%。
國家從2012年起對動力電池的發展提出明確目標,并在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重點研發專項中再度將目標明確,計劃至2020年將中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到300Wh/kg,而到2030年達到500Wh/kg,這意味著鋰電池行業有不斷升級的需求,也顯示鋰電池行業的發展對新能源產業鏈拓展升級有基礎性的意義。
動力電池由正負極等材料組成電芯,再組成模組,最后組成電池包。目前正極材料動力電池的裝機主要以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為主,2019年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和三元動力電池市占率分別為28%和72%。
由于進入壁壘較低、技術路線多以及上下游一體化延伸等原因,正極材料集中度相對較低,2020年第一季度CR5為38.33%,與2019年基本持平。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供貨的正極材料廠商17家,相比2019年減少了7家,表明行業洗牌已經開始,產能、技術、客戶結構較差的小企業開始退出市場,集中度有望提升。
磷酸鐵鋰具有很好的循環性,循環壽命可超過2000次,同時價格更低,成本優勢明顯,主要應用于注重安全性與經濟性的新能源客車和貨車。
磷酸鐵鋰材料2020年1-7月CR3為45%。隨著非動力占比提升,下游客戶趨于分散,材料端集中度也有所下降。
軟包動力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的重要優勢,符合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方向。軟包電池在結構上采用鋁塑膜包裝,發生安全問題時,軟包電池一般會鼓氣裂開,而不像鋼殼或鋁殼電芯那樣發生爆炸,同時軟包電池還有重量輕的特點,軟包電池重量較同等容量的鋼殼鋰電池輕40%,較鋁殼鋰電池輕20%等優勢。
從近年來全球動力電池的出貨份額來看,中日韓企業牢牢占據前十名額,CR10占比在80%以上。
行業主要玩家為中國的寧德時代、比亞迪,日本的松下,韓國的LG化學、三星SDI、SKI,進入電池行業早、技術積累深厚、不斷投入進行產品迭代、規模成本優勢明顯、綁定整車廠客戶,頭部效應顯著,逐步形成多寡頭穩定態勢。
LG化學借助中國市場的特斯拉以及大眾、雷諾、PSA等眾多歐洲客戶的放量,在海內外的市占率皆大幅提升;另一家韓企三星SDI在市占率和排名上也都有小幅提升。
2020年1-5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32.5GWh,同比下滑10%。其中LG化學出貨量提升最為顯著,同比提升接近100%,三星SDI、SK集團出貨量同比提升30%以上。
日系電池市場份額穩步增長,中國企業則有明顯下滑。
根據GGII數據顯示,中國2020年1-5月份動力電池裝機占比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寧德時代48%、LG化學14%、比亞迪15%、中航鋰電4%、國軒高科4%。
2019全年動力電池裝機CR10約87.98%,較2018年全年提升4.9個百分點,CR5約80.31%,較2018年全年提升6.5個百分點;2020年上半年行業CR10進一步提升至94.02%,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。
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經歷了從初始階段技術積累,到政策扶持產業規模快速擴張,再到競爭加劇、產業整合形成龍頭優勢,直到當前的補貼依賴降低、加速融入全球化市場。
行業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,但經歷了大浪淘沙,真正有技術、成本、市場優勢的公司,不斷在打造自己的護城河,為下一步融入全球化奠定基礎。
根據GGII預測,2019-2025年中國和全球的動力電池需求復合增長率分別為33%和40%,2025年中國和全球動力電池需求將達到約400Gwh和847GWh。
國務院2012年印發的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(2012-2020年)》中指出:汽車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,既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,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,也是加快汽車產業轉型升級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舉措,國家在動力電池行業賦予更多政策關注。
編輯:jshaifei
無錫海菲焊接設備有限公司20年專注于高分子擴散焊機及整線方案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主要應用于新能源(太陽能、風能、儲能)行業、光伏行業、低壓電器行業、3C電子行業等。如果您對我們的高分子擴散焊設備和整線方案感興趣,請聯系我們:183-0616-1990。